发布日期:2025-10-08 23:05 点击次数:65
图片
所以,《灵枢经》里面这一套刺筋法和刺脉法就是通过,简而言之,一句话概括就是通过改变结构,也就是我们皮、筋、肉、骨这么一些实体的结构来改变动脉的这个场、这个功能,从而最终达到了一个调节精神的这么一个目的,也就是从结构(精)到功能(气),最后到神。那么,简而言之,也就是经筋针法的核心四字诀就是以形调神。想说明怎么个以形调神?其实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个病例,就是我接诊过一位妇女,有长期的便秘史,她是怎么个情况呢?她有一个婆婆,对她不是很好。所以,她在家里总是受气,那么受气之后又没地方说去,所以她就憋在心里,憋在心里的后果就是让她会处于一种能量或气场往内收敛的这么一个状态。所以,我给她检查的时候,发现一个结构上的问题,就是她腹横肌,就是让我们肚子变小,就是女孩子想穿一个很窄的裙子的时候会努力的缩紧小肚子,这时候你用力缩紧的那个肌肉就是腹横肌(如下图)。图片
我发现这位便秘的女患者她的腹横肌非常的绷紧,就常年处于这么一个绷紧的状态。那么,所以说从结构上来说,她的便秘是由于腹横肌痉挛、紧张而造成的一个压力性的一个便秘。所以说从这个病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她治疗可以从三个层面去做,第一个层面就是放松腹横肌,放松腹横肌,她的腹内压力就恢复了,所以,她就可以治好这个便秘,那么,这是第一层。第二层就是改变腹主动脉的一个湍流的状态,可以通过针刺腹主动脉,也就是肚脐旁的这个搏动点,来调整腹主动脉的一个搏动状态,从而去调整她动脉湍流的一个状态,从而去治疗她一个便秘的这么一个情况。当然,还有第三点,就是想办法和婆婆达成和解,如果两个人能够互相理解、支持和信任,那么,她也就会自然地去放松她的腹横肌,不会老处于一种绷紧、内敛的、憋屈的这么一个状态,从而她便秘就好了。所以,经筋针法它不仅仅是一套可以调整你的体态的这么一套针法,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调整体态,调整了你的动脉湍流以及整个人的能量分布状态,最终达到一个安神定志的这么一个作用。所以,很多病人在接受我的针灸治疗之后,经常会有流泪,或者甚至失眠,或者是对人生或者家庭关系一些反思,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都可以从上面我解释的这个机理去理解。那么,如果你是找到了这个位置,把针扎下去,然后用力的旋转,让那个筋膜搅动、收紧,就会产生一种酸胀感。那么,这个酸胀感和最终你治疗的,比如说胸闷,比如说腮腺炎或者是一个皮肤病,是不是有一个因果关系呢?答案是的。但是,你并不知道你刚才具体做了什么事情让这个皮肤病或腮腺炎好掉了,你只知道我让他酸痛那有可能他会好,这个就是现在院校治疗的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你不清楚你的操作产生的一个靶点在哪里。那么,经筋针法非常注重人体的解剖,我们比如说针刺曲池穴,会很精确地去揣摩桡侧腕长伸肌这么一个结构。那么,桡侧腕长伸肌在肘部,它的跟其他肌肉的缝隙会产生黏连,它的筋膜会有皱褶。那么,我们揣穴的时候就可以摸到这个皱褶,针刺在这个皱褶上就可以取到针刺的效果。在十二节刺里面,我们把这个要诀叫做分刺法,或者叫分肉刺法。所以说通过切切实实的去学习人体的解剖,特别是肌肉的解剖,比如说它的附着点,它的功能以及肌筋膜链的理论,以及我们整个人体,无论是内脏,还有神经系统,特别是动脉,它们的搏动点,以及循环方向等等这些具体的解剖知识,在掌握这些知识之后,再去做一些针刺的操作。那么,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像传统针灸教育那样去靠你的悟性去做这么一点。那么,经筋针法是不是针灸的一个尽头呢?当然不是,它只是针灸入门一个方便法门,通过学习了经筋针法之后,首先更好的吸收历代针家留下来的处方,在《百症赋》里面会说针刺阳交穴和解溪穴可以治疗心悸。那么,你学习了我们足背动脉的一个结构,学习了腓骨长肌在体侧链,侧链就是足少阳经上的跟我们的肋骨一个相关的一个关系之后,你就能明白,其实《百症赋》里面这个针刺的一个经验,其实它说的就是针刺我们的足阳明动脉和针刺腓骨长肌,这是足少阳经筋调整肋骨,从而得到了一个对胸腔的一个胸主动脉或者是主动脉弓湍流调节的这么一个效果,从而去治疗这个心悸的毛病。你就能有一个对其他人的针灸经验有一个更深刻且更统一的这么一个更系统的这么一个理解。那么,这个也就是经筋针法会对青少年针灸师特别友好的一点,它当然不是针灸的尽头,但是是一个非常好的入门的路径,也是非常可靠而安全的一个路径。因为我从小学习咏春和太极拳,然后后面就学习了一些其它修行的方法。那么,我觉得在你学习了解剖,学习了经筋针法之后,你会对自我的修行会有一个更深刻和更微观的一个体会。经常有病人问我:卢医生,我生了这个病,比如说我得了腰腿疼痛或者是反复的一个肩膀疼痛,你现在治疗结束了。那么,我今后需要怎么做能够保证它不再痛呢?其实,一个最简单的一个养护的方法就是中正,我有一句话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凡正必补,凡歪必泻。就是当人体摆出一个中正的姿态,不前不后,不左不右,就是这么一个中正的姿态之后,你身体内的动脉就是通畅的,特别是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甚至我们颅脑的基底动脉,这些都处于一个中正通畅的状态,它的湍流的一个情况也是比较好的,没有产生变异。那么,这个时候因为气脉通畅,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有力量的、轻盈的、健康的“健”这么一个状态。当你发现,我不由自主的偏着脖子,或者耸着肩膀,或者不由自主的把我的肚子提起来,好像很紧张,很一个防御的这么一个姿态的时候,那就是失去了中正,人一旦失去中正的话,就会处于一个元气被泻掉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毛病。注:沈谦益沈老讲解健康涵义:命门为生命之本源,三焦是元气之别使,健就是命门之能力很强壮;康即三焦通达,二者缺一不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身体自带8个“止痛穴”,哪里不舒服按哪里,简单实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