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7 17:07 点击次数:96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人啊,就该以静气,来修养自己的身心,以节俭来涵养自己的德行。
没有淡泊的品质,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没有宁静的心境,就无法行稳致远。
现代人最缺乏的,并不是物质,而是安静的心态。
每天都躁动不安,只会加剧一个人的烦恼、内耗、忧愁,不利于高质量的生活。
一个人,可以在这些方面“静”下来,说明他真的很厉害。
图片
一、越是心生焦虑,越要静下来。
身处于内卷、竞争的环境当中,人们都容易精神内耗,以及胡思乱想。
回想起过往,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哪里走错了,各种悔恨和抱怨。
思考起当下,总是觉得自己哪里不够好,哪里做得差,各种自我怀疑。
想到了未来,过分悲观,认为未来没有希望,以至于心生焦虑,烦恼丛生。
越是抱怨、怀疑、焦虑,越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保持一定的理性。
静心,跟理性,这俩是绑一起的。没有静下来的心,就不会有一定的理性。没有一定的理性,内心就不可能静下来。
缓解内耗最好的方式,并不是暴饮暴食,而是修心养性,让心性镇静下来。
图片
二、越是遭遇危急,越要静下来。
清代帝师翁同龢有言,每逢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每遇到危急、紧张的事儿,就该保持一定的静气,今人未必不如古人。
为什么要在困难面前,保持一定的镇定?
很简单,困难如何,都是暂时的。而心性如何,则是影响我们一辈子的。
遇到危急之事儿,如果过分慌张、急躁,就容易选择失误,走了错路,导致更危急的情况出现。
只要心态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心态不滑坡的前提,就是保持镇定。真正成大事的人,哪怕一开始慌张,后续也能及时调整过来,不急不躁。
图片
三、越是脾气冲动,越要静下来。
你是否会在某些时间点,感觉到特别生气,甚至想要跟别人动手动脚?
人在江湖,遇到不喜欢的人与事儿,必然就会有如此感觉,这是很正常的。
问题是,动手动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许还会加剧问题本身的矛盾。
与其过分冲动,不如静下心来,深呼吸,保持理性在线。
你要想想,倘若跟别人动手动脚就能解决问题,那要警察、法院来干什么呢?
特别是在今时今日,人与人之间,早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了。谁动手,谁就需要赔钱,谁就是最后的输家。
没必要动手,也没必要生气,没必要将不喜欢的人与事儿放在心上。当看不到,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图片
四、越是面临人生选择,越要静下来。
人这一生,由每一个选择构成,基本都是“一步错,步步错,满盘皆输”。
这一步走错了,下一步,就有可能继续错下去,从而让人生偏离了正轨。
一般来说,只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去选择,错误率就会大大降低,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失误,导致事后后悔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在面对人生选择的时候,人们的内心都过分紧张,无法静下来。
比如说高考,你觉得高考很重要,就过分在乎,过分紧张。一紧张,发挥失常,前边的努力就白费了。
高考如此,其他的问题也是如此。紧张,只会拖累自己,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
要知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不需要紧张,只需要平心静气,自然可以收获满满。
文/舒山有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港股黄金股集体下跌 招金矿业跌近7%
下一篇:没有了